9月11日,文化和旅游部、教育部、自然资源部、农业农村部(国家乡村振兴局)公示首批63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,蓟州区成功入选。近年来,蓟州区坚持以文促旅、以旅彰文,积极推进全区乡村文旅产业转型升级,成为全区主导产业之一。
一是创新模式,放大优势。紧紧抓住农村集体土地入市试点和宅基地改革试点的有利契机,总结项目用地方式,盘活闲置资产,全面推广西大佛塔村以宅基地改革带动乡村旅游、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,探索完善公司化运营、整体化开发的旅游村合作模式,促进乡村旅游良性发展。
二是抓实项目,做强产业。按照文化特色性、空间连续性、景观吸引性等因素,规划“一核两带三组团四区”文旅融合发展格局,强力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(天津段)、下营镇红色十里长廊等重点项目建设;提升春山里国际生态教育生活示范区、渔阳古街功能,积极申创国家级文化旅游休闲街区;持续实施农家院提升改造行动,加快精品民宿建设;探索“非遗+民宿”模式,延长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。
三是深挖文脉,释放活力。将图书馆引入休闲功能,打造城市书吧;建设独乐文创书屋,打造民宿图书馆,引入百花奖、鲁迅奖本土作家作品;引导民宿业主、农民草根艺术家、本土网红达人等开展艺术培训;实施文化驿站、文化礼堂改造项目建设,提升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功能,把百姓大舞台打造成主客共享的乡村文化活动空间,激活乡土文化生命力,赋能乡村振兴。

昨天,2023中国(天津)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(天津)二期开展,国内外品牌汇聚,新... [详情]